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加快转型升级 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全省农业局长座谈会上,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主持会议并讲话。这次全省农业局长座谈会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的年中例会,同时又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

全省农业局长座谈会上,省农业厅党委书记陈日武主持会议并讲话。 这次全省农业局长座谈会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工作的年中例会,同时又是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战略决策、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动员部署会。今年的会议与往年有所不同,有着特殊背景。首先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更替,市、县、乡党政领导班子换届,将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更多新理念、注入新的动力,需要加以重视;其次是现代农业强省意见实施已快一年,各地落实情况如何?发展和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加以梳理;其三是江西农业发展已步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新常态下农业现代化如何破局、实现农业强省梦?需要加以研究。在这样的形势下,引导全省上下继续保持发展定力,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增强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定力 推进转型升级,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躲不开、绕不过。实践证明,谁转型升级走在前面,谁就能掌握主动,就能抢占制高点、赢得发展先机。当前,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着“既要速度又要质量”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天花板”压顶和“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农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好势头,确保尽早实现现代农业强省的目标,迫切需要我们增强战略定力,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如何增强定力?关键是要辩证分析和准确评价当前农业面临的形势。 从有利因素来看,我省农业发展“稳”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进”的因素在累积,“好”的动力在增强。“稳”,主要表现在农业发展并没有因为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出现震荡和滑坡,始终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整个经济社会全局发挥了“稳压器”、“压舱石”、“后防线”的支撑和稳定作用。特别是传统的产量和品质优势得以延续,主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外部市场占有率和份额稳步提升,粮食大省、农产品大省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进”,主要表现为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与日俱增。比如,农村改革纵深推进、走在全国前列,被誉为“江西工作法”向全国推广;茶叶品牌整合开创新局面,“江西茶香天下”深入人心、反响强烈,茶叶销售形势喜人;智慧农业从无到有、领跑全国,得到了中农办、农业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以及兄弟省市、省直单位、地市党政领导的一致认可;园区建设、金融支农、绿色生态农业创造“江西模式”,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开启新的征程等等。“好”,主要表现为国家保持了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力增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灵活适度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农业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特别是现代农业强省成为全省发展的主战略,省委、省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持续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将向农业流动和集聚,重农抓农支农的氛围将更加浓厚,农业的基础支撑地位更加凸显。 从不利因素分析,国际经济关系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世界经济复苏疲软、充满变数,国内经济仍处在“L”型增长中的探底阶段、“换挡”影响仍将继续,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巩固持续多年的农业好形势,高位护盘难度加大。特别是当前农村总体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农业仍然是“四化”中的短板,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仍然十分严峻。一是农产品生产和供求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作为粮食大省、农产品大省,农产品产量连年增长;另一方面,我省却每年需要从外面调入饲料用粮400多万吨、蔬菜350多万吨、牛羊30多万头(只),农产品供求呈现结构性失衡。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去年,我省农产品加工率只有53%,低于全国60%的平均水平,并且以初级加工为主,而内蒙古、河北等省已接近甚至超过了70%;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1.85∶1,湖北达到了2.2∶1,发达国家一般为4∶1,而山东、江苏和浙江分别达到7.3∶1、4.6∶1和6.1∶1。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滞后。截止去年底,我省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只有40家,少于周边省份(山东89家、江苏60家、浙江51家、湖北48家、安徽48家);我省农民合作社数量3.5万个,而山东是12万多个,河北、河南均接近9万个,安徽超过5万个;农村劳动力弱质化严重,50岁以上人口的比例达到3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接近40%。四是农业科技水平不高。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6%,仅与全国持平,而江苏达到了65.2%,安徽、湖南比我省高出3个百分点以上;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30%,比安徽低12个百分点、比江苏低19个百分点;我省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65%,而安徽为71.6%、浙江为73.5%、江苏则达到81%;我省农作物有效灌溉率为35.9%,低于全国3.1个百分点,低于安徽12.5个百分点、浙江26.8个百分点、江苏14.7个百分点。五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依然突出。全省畜禽粪污排泄总量为万吨,其中生猪占到了60%以上,还有2400多家规模化猪场未进行标准化改造;化肥、农药利用率分别只有39.5%、35%,单位面积使用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现在我省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同样艰巨,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既要充分估计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又要看到江西农业发展的基础还在、优势还在、机遇还在,进一步增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定力,坚定信心,积极作为,乘势而上,紧紧扭住转型升级这条主线不放松,依靠转型升级实现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和效益的发展。 明确农业转型升级的路径措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着眼于实现“四化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就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从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到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到打造美丽中国江西农业样板,都一以贯之地强调农业转型升级。因此,我们在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关键时期,提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江西实际,顺应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新常态下江西农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必须以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形成“大农业”产业新格局为导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发展为动力,在推动农业“规模化、绿色化、产业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第一,要推进规模化发展。 规模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是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我省工作时指出,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这几年,我们通过全面深入推进以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为重点的农村改革,进一步明晰“三权”归属,推动“三权”分离,夯实了规模化发展基础,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但与兄弟省份比,发展仍显缓慢,差距也比较明显。比如,目前我省土地流转率为36.2%,而安徽则接近了50%;去年安徽新增土地流转面积是380万亩、增长了5.7个百分点,而我省只新增95万亩、增长了3个百分点;我省86%的流转土地以出租、转包等简单方式流转,通过入股方式流转土地面积占比只有3.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8个百分点。如果继续按照这个速度发展,恐怕难以达到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标准和要求。 推动农业规模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千头万绪,决不能“像无头苍蝇乱飞乱撞”,必须捋清思绪、讲究方法、抓住要害、精准发力。一是要夯实基础。全力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验收工作,解决农民流转土地的后顾之忧。在此基础上,尽快完善市、县、乡三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引导鼓励农户以转让、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地,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但必须强调,流转土地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强迫命令、不能下达指标、不能改变农业用途。而且,土地流转规模要适度,不是越大越好。二是要主体引领。就是要依靠新型经营主体和工商资本,创新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农业经营方式,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农户发展和参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那么,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多大才算“适度”?中央提出了一个概念,就是“土地经营规模相当于当地户均承包地面积10至15倍、务农收入相当于当地二三产业务工收入”。 请大家回去后好好研究一下这个问题。三是要服务配套。实践证明,推进农业综合服务,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6月20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的意见》(赣府厅发〔2016〕30号)。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文件要求,按照“强公益、活经营、促融合”的思路,以涉农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多重层次、多种形式、多元主体的新型农业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公益服务强动力、经营服务增效益、广大农民得实惠的利益共享机制和实现机制。 第二,要推进绿色化发展。 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绿色是江西最亮的品牌。绿色崛起对于江西而言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近年来,各地坚持走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改过去单纯追求产量增长,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模式,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上来,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和明显的效果。今年3月,我省被农业部列为全国首个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这是对我省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充分肯定。但尽管如此,农业发展方式粗放、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不高、资源消耗过大、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尚未根本扭转。为此,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的意见》,并且召开了现场推进会,就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绿色崛起”的目标任务,高位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建设。 当前关键是要落实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一是要摸清底数。摸清底数是工作的基础。只有彻底摸清了实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精准施策、确保实效。近期,各地要组织开展一次专题调研或集中普查,坚持问题导向,找到每个行动的突破口,精心制订方案,做到精准把脉、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二是要搞好试点。各地要认真遴选试点、科学合理布局,尽快拿出试点方案,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标准、时间节点、完成时限,实行台账管理和销号处理;要强化跟踪问效,定期督查、定期调度、定期通报,及时发现问题,迅速进行整改。三是要完善机制。要建立与发改、财政、国土、环保、科技、水利、公安、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要建立政府、企业、金融、工商、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分级管理、职责明确、反应灵敏的应急机制;要建立与绩效考核挂钩、与项目安排挂钩、与资金分配挂钩的考核机制。 第三,要推进产业化发展。 产业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途径和有效方式。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强调这个问题,也做了些探索,提出了“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的工作思路。但总体上进展不是很快,成效不是很明显,一产的发展仍然快于二三产业。特别是经营主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不足;农业产业链条粗而短,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差距较大,农产品附加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商贸物流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强省”。要实现这一目标任务,就必须树立“大农业、大食物链”的概念,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度互动、融合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从“点、线、面”入手,统筹加以推动。一是“点”上抓主体培育。主体是产业化的战略支点。目前,我省过百亿元企业仅有3家,而山东12家,江苏14家、河南7家;没有1家像山东鲁花、河南双汇、内蒙蒙牛、广东温氏的巨型农业龙头企业。因此,我们必须把引进培育大型、巨型龙头企业作为突破口,一方面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通过兼并重组、抱团上市等方式,全力支持本土企业发展壮大。二是“线”上抓产业延伸。要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动产业链向二三产业延伸,形成分工有序、相互协作、前后配套、链接紧密的产业格局。要提升发展产业初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多重转化增值;要以冷链物流为重点,构建农产品大流通体系;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建设一批生态艺术性田园旅居综合体。三是“面”上抓区域竞合。75个农业产业集群和66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推进农业产业化、探索融合发展路径的主平台、主抓手。这笔资源用好了,就会成为撬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杠杆。要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坚定不移地走好“四区四型”的园区建设之路。要严格执行园区建设“七项标准”,进一步提升园区建设规模和档次,突出产业特色,实施错位发展,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管理服务,避免恶性竞争,形成集群效应。前段时间,省厅下发了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三个标准”的文件(赣农字〔2016〕29号),各地要认真抓好落实。 第四,要推进品牌化发展。 品牌是产品品质、产品价值和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农业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标签。目前,我省有中国驰名商标38个、中国名牌产品8个、中华老字号14个、江西著名商标和江西名牌产品258个、各类农产品知名区域品牌56个。然而,我省农产品品牌“散、小、弱”现象比较突出,加上普遍缺乏品牌创建营销的意识,致使江西农产品在市场上优质不优价,既不知名也不出名,降低了产品价值,影响了农业效益。据统计,目前有1/3的生产企业认为 “三品一标”产品并没有体现优质优价。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长期以来没有花心思去打造品牌、营销品牌,缺乏品牌观念。 如何抢占“品牌”这个制高点?我想,关键是要下好“三步棋”:第一步要提升品质。就是要依靠江西独好的生态环境,围绕“打造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起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扩大“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规模,提升绿色、生态、有机农产品及加工产品所占比重和供给能力。第二步要整合品牌。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动下,重点推进“四绿一红”茶叶品牌整合营销推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今年茶叶销售供不应求,订单量明显增加。下一步,要总结好茶叶品牌整合经验,扩大“四绿一红”生产规模,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在此基础上,统筹推进“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地方鸡、鄱阳湖水产品品牌建设。各地可以考虑参照茶叶品牌整合的做法,对辖区内农产品品牌进行一次梳理,该整合的整合、该归并的归并,每年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推出几个品牌建设。第三步要营销品牌。这是培育品牌的最后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品牌营销要突出差异化,这是根本法则。换句话说,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江西与其他省份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绿色生态和历史文化。因此,各地要将这两大江西独有的底蕴与品牌营销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商务、展示展销、专业市场、物流配送、媒体广告等多种形式,努力提高江西农产品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江西农产品外部市场份额,让江西农产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江西农产品成为绿色健康有机的代名词。 第五,要推进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的制高点,对于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具有重要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去年,我们率先在全国整省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目前以“123+N”为主要内容的智慧农业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农业部将我省列为2016年农业部信息化进村入户示范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中农办、农业部负责同志先后视察,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兄弟省市农业部门以及部分省直单位、设区市党政代表纷纷来我厅考察取经。但我省智慧农业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总体规模不大、功能服务不全、信息人才缺乏等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现发展目标还任重道远。我们要继续坚持走“123+N”的智慧农业发展之路,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的跨越发展,使现代农业在信息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提质增效。 下一步,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要注重从四个环节聚焦发力:一是管理环节。推进OA无纸化办公系统向市县农业部门延伸,实现省、市、县农业系统无纸化办公;推进市县农业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实现与省厅对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推广应用,逐步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有效机制;推进N个系统建设,对已建有的系统进行升级并统一纳入省级综合管理平台。二是生产环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现代通讯手段,实现地力监管、疫病诊断、肥药施用、自动浇灌、空气调节等数字化、网络化的精准控制,进而提升农业劳动效率和资源使用效率。三是经营环节。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大力推广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赣农宝)在各市、县的应用,加强招商加盟及产品录入;启动省、市、县三级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设、今年要完成2个区域农产品集中配送中心、20个县级农产品运营服务中心、1000个益农信息社建设。四是服务环节。健全完善“”资讯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惠农短信平台向乡镇农技站延伸;推广“”为农服务综合APP使用,鼓励各地开办农业手机报和微信公众号,拓宽服务渠道。 营造农业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干是关键,环境是支撑。目前,我省正处于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对接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总的来说,近年来全省农业系统的工作作风明显好转,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主流是好的,是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舍得奉献、为民务实、勤政高效的队伍。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省正处在“六期融合”的关键时期,现代农业建设遇到了大量新情况新问题,转型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迫切需要继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保持勇往直前的干劲和韧劲。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成共识共为。 第一,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自2014年以来,厅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有关决策部署,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先后处分了一批违纪干部,开展了以案为戒警示教育、清理“红包”、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工程等专项整风肃纪行动。前段时间,厅机关党委就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情况,开展了一次摸底调研,还是发现了不少问题。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如果任由其发展蔓延,必将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巨大阻力。因此,要坚定不移地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落实,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厅机关党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与驻厅纪检组无缝对接,协助驻厅纪检组执好纪、问好责,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腐败,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引向深入。 第二,着力强化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更不能一阵风、刮一下就停,必须经常抓、长期抓。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持之以恒狠抓中央八项规定、省委若干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督促“三严三实”要求落到实处,确保“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百名处长挂百县”活动久久为功;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扎下去,沉下去,身入、心入、情入,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要牢固树立非义不取的名利观、健康文明的交往观、实干立身的进步观,既要廉政、更要勤政,既要干净、更要干事,既要谨慎、又要担当,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良好氛围。 第三,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当前,我省现代农业发展正处在关键节点,面临“标兵走远、追兵逼近”的严峻形势,不容有半点懈怠和松劲,必须奋力一搏迈过转型升级这道关隘。面对江西农业还是“大而不强”,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这一现实,我们要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聚焦到加快发展、推动转型、促进升级上来。要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思想,树立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志向,跳出江西、放眼全国、走向世界,以开放的思维和改革的勇气解决新问题、打开新局面;要克服萎靡不振、消极悲观的思想,树立奋起直追、争创一流的志向,在理性面对差距中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毫不动摇地按照既定目标干下去;要克服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的思想,牢固树立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志向,一步一个台阶往上冲;要克服依赖等待、畏难观望的思想,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向,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这里,我再强调一点,今年是换届之年,市县正在换届。我们农业部门的领导在换届后,要主动与新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做好沟通汇报,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推动新一届领导班子营造重农抓农兴农氛围,否则沟通不到位、努力全白费。 进一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是建设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强省梦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路径。我们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苦干实干,努力闯出一条符合江西实际、具有江西特色的农业转型升级新路子,确保2020年如期建成现代农业强省!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0909/558.html



上一篇:华东地区农科研究生教育研究会成立
下一篇:一份靓丽的江西农业“年中答卷”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