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江西农业》数据库收录[05/29]
- · 《江西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江西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江西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江西农业》刊物宗旨[05/29]
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赵善括的生平介绍与研究现状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籍贯江西隆兴(现江西南昌),系宋太宗之子商王元份六世孙,亦是南宋时期颇负盛名的士大夫与文学家。他一生仕途
一、赵善括的生平介绍与研究现状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籍贯江西隆兴(现江西南昌),系宋太宗之子商王元份六世孙,亦是南宋时期颇负盛名的士大夫与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宦游经历丰富,留下了诸多交游酬唱之作。《四库全书》中评其政论文章“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陈纷之弊,究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诗词中“多与洪迈、章甫唱和,而与辛弃疾酬赠尤多。其词气骏迈,亦复相似”[1]。
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将宋代文人的交游状况描述为“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2],南宋文人士大夫的好交友、喜酬赠,俨然是当时的社会风尚。作为南宋宗室成员的赵善括,一生历经了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仕途坎坷,见证了大宋政权日渐式微的过程。与此同时,丰富的宦游经历与独特的人生境遇,也使得赵善括交游广泛,在繁重的政务之余,也创作了不少独具特色的酬唱赠别之诗。
赵善括曾辗转于多地为官,交游较为广泛,其中不乏辛弃疾这类的大文豪。如南宋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自湖北漕移湖南”,时任转运使的王正已及鄂州知州赵善括等官吏接待了辛弃疾,席后稼轩作《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一词相赠,题中赵守即为赵善括①。而赵善括词《摸鱼儿·喜连宵》又与辛弃疾于淳熙六年(1179)所作词《摸鱼儿》内容相和,足见二人友谊之深,志趣之投。此外,与赵善括交往密切的文人士大夫还有京镗、洪迈、章甫等人。
赵善括的文学创作主要见于文集《应斋杂著》,收入于《四库全书》之中,共计六卷。前四卷收录了赵善括创作的政论文及各类散文五十五篇,后两卷收录了赵善括创作的诗词作品。据统计,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共计收录赵善括诗歌六十一首。其中,五言古诗三首、七言古诗十首、五言排律一首、五言律诗十五首、七言律诗二十八首、七言绝句四首。值得注意的是,以“和、谢、送、同、赠、挽”为诗题的酬赠交游诗有二十二首,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余诗歌或对游踪风物的歌咏,或对朝政时弊的评点,或对人生境遇的感叹,无不蕴藉着宋诗质朴厚重的诗学气质。而对交游经历的反复书写,又构成了赵善括诗歌创作中最为鲜明的文学景观。
目前,学界对赵善括诗歌创作的研究成果并不十分丰富。以“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为例,主题相关的文献仅有五篇。赵润金、钟新果在《赵善括散文考》中对赵善括的创作特色予以了评点,认为其“在政见上倾向于恢复,与辛弃疾有词唱和,风格相似,属辛派词人”[3]。钟振振在《〈全宋词〉赵善括小传辑补》中对赵善括的生平概况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梳理[4]。王文丹在《赵善括交游词研究》中,对赵善括的交游词创作进行了分析[5],在《赵善括词中的典故》一文中,重点探讨了赵善括用典的艺术特色[6],并在其硕士论文《南宋赵善括诗词研究》中,对该文人的整体创作风貌进行了探究,认为赵善括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悲壮豪放、清新自然的特点[7]。
另外,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专著中,学界的关注点又主要集中在赵善括的词作之上。如陶尔夫在《南宋词史》中将赵善括归为南宋豪放派词人之代表,并将其与张孝祥、陆游等名家同列,展开评点、论述[8];孙望、常国武在《宋代文学史》将赵善括归为与辛弃疾交往酬唱者十一家之一,足可见二者交往之密切[9]。纵观当下对赵善括的诗歌研究,大都是对其诗歌风貌予以总览性的描述,而从“交游诗”这一文学现象切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而,本文立足于赵善括的诗歌文本,结合诗人的宦游经历,从诗歌内容、诗歌体裁与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其交游诗创作进行管窥与分析。
二、赵善括“交游诗”的内容、体裁与艺术特色
《辞海》中对“交游”的定义为“结交朋友”[10],因而,从这一层面看,“交游诗”则类似于当今的“交友诗”,其不仅充当了诗人聊以抒怀的媒介,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交功能。赵善括一生浮沉于宦海,结识广泛,其中既有幕僚好友,如赵雄、钱良臣等;又不乏名儒贤士,如韩元吉、洪迈等,更有如辛弃疾等爱国文人,故而对交游经历的书写,成为了赵善括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并形成了其以交游诗词为主体的文学风貌。
(一)内容丰富的交游诗
赵善括在其交游的过程中,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友人。他们彼此之间,时有诗酒唱和,故此留下了丰富的“交游”诗作。尽管在其“交游诗”中不乏有应景之作,但绝大部分诗篇都寄予着诗人同友人深切的情谊及共同的理想追求。总体而言,赵善括的“交游诗”书写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0/0921/582.html
上一篇:现存唐代江西道教诗歌考论
下一篇:江西千年的文化反思与现实关照——胡平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