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江西创办

来源:江西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江西曾创办一所新型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它与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一起,并称为江西农业战线上的“两块王牌”。 20世纪50年代,在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

在当代中国教育史上,江西曾创办一所新型大学——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它与江西国营综合垦殖场一起,并称为江西农业战线上的“两块王牌”。

20世纪50年代,在国营综合垦殖场的创建与发展中,针对农民文化水平低、掌握技术有困难的现实状况,江西有些地方自发办起技术学校以培训农民,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1958年5月,从中央下放到江西任省农业垦殖厅厅长(同年6月当选为副省长)的汪东兴,在北京参加全国农垦工作会议期间,向毛泽东汇报江西全省各地办垦殖场、有的垦殖场还办了技术学校的情况。听到垦殖场办技术学校,毛泽东很感兴趣地说:“这个办法好。三十几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农民运动调查,许多许多的农民不识字,要说的说不清,想写的写不出,不学点文化,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困难,你回去与邵式平省长商量办些学校,让上不起学的农民上学,好不好?”

汪东兴回到江西后,向邵式平转达了毛泽东的意见,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想法。邵式平听后十分高兴,当即表示支持,说:“你这个想法很好,应该考虑。我们在苏联留学的人就曾上过苏联的东方劳动大学。学生边念书边劳动,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养育学校。我看江西也可以办劳动大学,这对发展我们江西的经济有好处!”

然而,在创办劳动大学的问题上,省领导之间存在分歧,有人支持,有人不赞成。为了谨慎起见,省委、省人委征求了垦殖场的意见。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创办劳动大学的设想得到全省垦殖场的广泛支持,这极大增强了省委、省人委创办劳动大学的信心与决心。于是,创办劳动大学很快成为省委、省人委的重大决策部署。

1958年6月9日,省委、省人委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并采纳邵式平、刘俊秀、汪东兴的倡议,作出《关于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的决定》。《决定》指出:“为了培养共产主义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工业等方面的‘又红又专’的大批人才,普及科学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建设繁荣幸福的共产主义新山区,特决定以原江西省南昌林校和各综合垦殖场为基础创办江西省劳动大学总校和分校。”同日公布的《江西省劳动大学招生简章》规定:学校“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学习与劳动相结合、政治与业务相结合的又红又专的方针”。6月16日,江西省劳动大学定名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共大”)。此后,全省各地以“抗大”为榜样,以垦殖场为基础,积极筹备办校,形成了“哪里有垦殖场,哪里就有江西共大分校”的办学格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筹备,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1周年纪念日这一天,设在南昌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和井冈山、庐山、大茅山、九连山、云山、德胜关、西山、军山、黄岗山、鄣公山、武功山、青龙山、红星、永修蚕桑、赛城湖、油山、琳池、东固山、金坪、蒙山、大源、五府山、武夷山、桂竹帽、武山、五指峰、荣山、红光、太阳、长岭30所分校同时举行开学典礼。由此,一所以“半工半读”为特征的新型大学在江西诞生。

共大入学门槛低,不收学杂费,毕业发学历文凭并分配工作,受到省内外广大工农群众的欢迎。当时有一首顺口溜:“共大好比一枝花,花开迎向工农家,工农子弟上大学,学好本领建国家。”他们纷纷报考共大,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术。开学当年,共大总校、分校报到学员突破1万人,不仅有省内各地青年,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河南、四川、广东、广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工农及其子女比例占在校学生总数的92.7%。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新鲜事物,共大迅速发展壮大。至1959年年底,不到一年半时间,共大除总校外,分校发展到88所,学员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共5.5万余人。它以办学方针之新、创办时间之短、发展之迅速、规模之大,一时产生重大影响。共大显著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

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在听取江西省委领导汇报共大创办的情况后,欣然为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题写校名。

朱德十分关心共大的成长。他多次来江西视察共大总校和井冈山、大茅山、云山等分校,并题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半工半读、又红又专的方针,发扬勤俭建国、勤俭办校、勤俭办垦殖场的精神,开发山区,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他还特地给共大井冈山分校校刊题写了“井冈熔炉”的刊头。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1/0508/954.html



上一篇: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强省
下一篇:武警江西总队组织名战士在抗洪现场进行火线入

江西农业投稿 | 江西农业编辑部| 江西农业版面费 | 江西农业论文发表 | 江西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江西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