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江西农业》数据库收录[05/29]
- · 《江西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江西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江西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江西农业》刊物宗旨[05/29]
江西颇具魅力的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江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丰富多彩。它们具有数量多、覆盖面宽、分布广、特色鲜明等特点,其对推进江西“
江西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许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亦是丰富多彩。它们具有数量多、覆盖面宽、分布广、特色鲜明等特点,其对推进江西“三农”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大类别
江西是农业大省,拥有一流的空气、水质、植被,全省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3.1%,湿地保有量保持在91 万公顷,是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从全国定位看,江西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唯一的“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试点省”。从农业产值看,2018 年江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已达3148.6 亿元。从文化积淀和历朝贡品看,江西有万年贡米、南丰贡橘等一批老字号、贡字号品牌。江西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江西广义上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并且为江西农业发展注入积极活力。
所谓江西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江西广义农业生产具有某种直接关系,且已列入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文化事项。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指非遗代表性项目本身即是某种农业生产活动,这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可称为“自身生产型”,如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南丰蜜桔栽培技艺。第二类是指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原料生产,这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可称为“原料加工型”,如樟树中药炮制技艺、夏布织造技艺。第三类是指非遗代表性项目形成于某种农业生产活动中,这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可称为“生产形成型”,如稻作习俗,就是万年县人民在长期的水稻耕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歌谣、风俗、耕技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习俗。
各有千秋
作为农业大省,江西涉农类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分别达到23 项、175 项,约占全省非遗项目总数的三分之一,主要集中于传统技艺、音乐、民俗和医药等类别。它们既是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资源。
江西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各地且各具特色。从地域性看,樟树四特酒制作工艺、广昌白莲生产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产品均是当地名片、江西名品,遂川狗牯脑茶制作工艺、婺源绿茶制作技艺、庐山云雾茶制作技艺和产品更是名扬海内外。
价值与影响
江西省涉农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布全省,并且对推动江西“三农”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特别在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原料加工型涉农类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带动原料生产来促进农业生产。如瑞昌竹编技艺,该项目保护单位南义镇竹编厂的竹编工艺品销往国内外,年产值达800 多万元,并且吸收带动南义镇周边村民从事竹编相关产业,解决当地百姓就业问题。
江西省生产形成型涉农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基本上属于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随着当前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化资源也逐步转变为旅游资源,如武宁县将武宁打鼓歌融入西海湾景区节目表演,铜鼓县将铜鼓客家山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开发成旅游演艺产品。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 网址: http://www.jxnyzz.cn/qikandaodu/2021/0708/1003.html